二零二五年
十月
十九日
19 Oct
 , 
2025
最新「蝴蝶普查結果」 鹿頸蝴蝶物種創十七年新高 惟生境破壞藏隱憂
The Latest "Butterfly Survey Results" Luk Keng Butterflies 17-year Record High Against Looming Ecological Peril

環保團體綠色力量公布最新蝴蝶普查結果,於本地6個蝴蝶熱點合共記錄184種蝴蝶,佔全港蝴蝶物種近七成,當中包括「非常罕見」和「罕見」蝴蝶共58種。錄得最多蝴蝶物種的調查地點頭三位,依次為北區鹿頸、東涌䃟頭及屯門龍鼓灘,分別錄得154種、135種及128種蝴蝶。

綠色力量環境事務總經理單家驊表示,鹿頸錄得154種蝴蝶,已連續三年錄得升幅,不單成為最新調查中最多蝴蝶物種的地點,亦創下自2008年調查開展以來,單一地點錄得最多蝴蝶物種的記錄。

單家驊指鹿頸位處香港東北面,鄰近沙頭角,由於位置偏遠,多年來均沒有大型發展,生態環境仍然保留天然狀態,加上生境多元化,除了淡水濕地和鹹淡水濕地等沼澤環境,亦有紅樹林、荒田、風水林等,有利不同蝴蝶繁衍。當局亦於2004年將鹿頸定為「須優先加強保育地點」。然而,單家驊指今年5月曾有傳媒揭發當地部分濕地遭非法傾倒建築廢料,面積達一公頃,過去亦不時發生類似情況,反映現行保育政策和監管措施未能發揮有效的保護作用,他建議當局將「須優先加強保育地點」的範圍由現時沼澤地區擴展至附近其他重要生境,亦應盡快在鹿頸推展「自然保育管理協議計劃」,以保護當地珍貴的生態環境。

至於在最新調查中錄得第二多蝴蝶物種的䃟頭,單家驊指上月接獲蝴蝶普查員報告,發現東澳古道䃟頭段兩側樹木被大量砍伐,受影響樹木多達三百多株,他已通報當局跟進。被砍伐的包括原生樹種,例如白楸和黃牛木,前者是「非常罕見」蝴蝶美姬灰蝶的幼蟲食料植物;後者則是多種蝴蝶的幼蟲食料植物,由於被砍伐範圍大,植被短時間難以恢復,估計將會對當地蝴蝶生態帶來持續負面影響。

單家驊指鄉郊地區非法填土或砍伐時有發生,他期望當局加強罰則,並更嚴厲勒令土地擁有人還原土地,以阻嚇違法事件再次發生。

 

綠色力量蝴蝶普查

蝴蝶普查於2008年開展,按每年情況增減普查地點,並由經培訓和通過考核的市民擔任「蝴蝶普查員」,每年六/七月開始,至翌年五/六月結束,持續比較普查地點的蝴蝶資源和環境變化。最新蝴蝶普查(2024-2025)由245位蝴蝶普查員於6個蝴蝶熱點進行。

─ END ─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