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林優化計劃

提升香港郊野生態價值 共建可持續郊野

香港於日佔時期,郊外樹木被大量砍伐作燃料,很多山頭因而變得光禿禿。政府於是在1950年代起,在郊野公園大規模植樹,因應當時土質惡劣,並希望盡快解決水土流失問題,於是選種了外來先鋒樹種。然而,自2000年代開始,植林區開始老化,加上原生樹種自然更替的速度緩慢,漁農自然護理署遂於2009年開展「郊野公園植林優化計劃」,疏伐老化的外來品種樹木,並種植本地原生樹種,以提升植林區的生態價值和可持續性。

我們於2025年起參與其中,在大欖郊野公園植林區種植多種本地原生樹種,並持續了解不同樹種對提升植林區生物多樣性的成效。

歡迎社會各界一同支持計劃,參與植樹和樹木護理,同時透過導賞活動,了解樹木與本地生物多樣性的關係,合力構建可持續郊野。

如欲參與或緊貼「植林優化計劃」相關資訊,請訂閱本會

歡迎公司成為我們的「企業淨零伙伴」,以享專屬的植樹及樹木護理活動或其他環保活動。
No item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