塱原是指上水市北部,一幅位於雙魚河與石上河之間面積約37公頃的土地。在1999年以前,這片土地仍未有正式名稱,一班觀鳥愛好者則習慣以「Long Valley」稱呼該地。1999年,環保團體反對鐵路公司的落馬洲支線以興建高架路軌方式跨越當地,當地環境開始受社會關注,「Long Valley」和中文譯音「塱原」亦正式成為該片土地的名稱。
塱原是香港東北最完整和最大片的天然泛濫平原。1970年代以前,以種植水稻為主,亦有不少魚塘,以及紅蟲和水螆(水蚤)的養殖塘。70年代以後,隨著本地農業轉型,塱原也逐漸由生產水稻轉為種植菜蔬,主要種植通菜和西洋菜,也有少量荷花,由於這些均為濕耕作物,因此在轉型後仍然保留大片濕田,依舊是本地重要的農業型濕地,孕育著豐富的濕地生態,更加是過境候鳥的重要補給站。
90年代後期,鐵路公司計劃加建支線,連接新的落馬洲口岸,並建議興建高架天橋跨越塱原,嚴重威脅當地生態,遭環保團體大力反對,最終鐵路走線改為以隧道形式通過塱原地底,塱原的原貌因而得以保存。2005年,長春社與香港觀鳥會以「管理協議」模式,與塱原私人土地業權人和農民合作,推動濕耕,以維持當地富饒的濕地生態。2019年,因應「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計劃,政府收回塱原的私人農地,並興建「塱原自然生態公園」,進一步保育塱原濕地,特別是鳥類多樣性。
塱原是全港最大型的連片淡水濕地,既有沼澤地,亦有水田池塘,每年十月至十二月,大批遷徙候鳥會到來棲息和補給,當地曾錄得近320種雀鳥,佔香港整體鳥類超過一半,其中更包括14種國際性瀕危雀鳥。「國際鳥盟」將塱原、內后海灣及深圳河集水區列為「重點鳥區」,足證塱原擁有重要而豐富的雀鳥資源。
此外,塱原的大面積濕地同時吸引各種各樣的動物聚居和覓食,生態豐饒,生機處處,虎紋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緬甸蟒(Python bivittatus)、食蟹獴(Herpestes urva)等具保育價值的物種,均常見於塱原。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佔地37公頃,劃分為三個區域,包括「生態區」(約21公頃)、「農業區」(約11公頃)和「訪客區」(約5公頃;即將開放)。
2022年7月1日,綠色力量開始為「生態區」提供生境管理服務。該區主要由從前的農田、棄耕農地和池塘所組成,經重新規劃、增建和修葺,生境多元化,包括有濕耕農田、乾耕農田、稻米田、蓮塘、深水池塘、水螆塘、沼澤和蘆葦床等。
我們以豐富的保育和管理濕地經驗,致力維護塱原原有地貌,以及農耕為本的傳統,於當地推行濕耕和乾耕作業,並透過不同的濕地管理工作,包括調控水位、調整植物種類和覆蓋率、清除入侵性物種等,為當地打造更為富饒而多元的濕地生境。
「生態區」由「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的中央伸展至東端,佔地21公頃,比維多利亞公園還要大,由十多種生境組成,孕育著各式各樣的生物。
種植了包括通菜、西洋菜、慈姑和馬蹄等。濕耕農田全年大部份時間均會注水,加上植被密集,十分吸引親水的鳥類,亦吸引不少蛙類、蛇類和魚類。
稻米田長時間被水淹浸,有助增加整體濕地面積。此外。米粒更是不少鳥類的食糧,包括內地重點保護、俗稱「禾花雀」的黃胸鵐(Emberiza aureola)。
廣泛種植了蓮和睡蓮,均屬挺水性和浮葉性植物,能營造出獨特的環境,特別吸引潛水性水鳥,如潛鴨和鸊鷉。此外,每逢春夏亦會吸引不少蛙類前來覓食和繁殖。
水深超過一米,特別吸引潛水性水鳥。每年秋冬,池塘會被放乾,此時更會吸引大批雀鳥前來捕食擱在池塘底部的小魚,當中包括瀕危的黑面琵鷺(Platalea minor)。
長期被水覆蓋,特別吸引一些喜歡開闊生境的鳥類,如鷺鳥和鷸。
飼養了水螆和紅蟲,吸引不少水鳥前來覓食,如反嘴鷸(Recurvirostra avosetta)和黑翅長腳鷸(Himantopus himantopus)。
種有多種濕地植物,相互交錯,疏密有致,提供了多種微生境,例如不少蜻蜓和蝴蝶均愛棲息其中。鳥類方面,稀有的彩鷸(Rostratula benghalensis)亦愛於沼澤築巢和繁殖。
不僅能淨化水質,更能吸引一些中小型雀鳥,例如葦鶯最愛在蘆葦床捕食小昆蟲;文鳥者則最愛啄食蘆葦的種子。
部份農地闢作乾耕農田,以增加生態環境的多元性。一些較小型的鳥類最愛隱藏其中,如鶯、鵐和椋鳥等,與吸引水鳥的濕耕農田有著不同的生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