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綠色力量公布最新「越冬斑蝶調查」結果,總結剛過去的冬天(即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的越冬斑蝶數據,四個調查地點包括港島深水灣、屯門小冷水、大嶼山分流及大嶼山水口,共錄得越冬斑蝶345隻。對比上一次調查錄得的451隻,下跌兩成三,已是連續四年錄得跌幅,情況罕見。
四個調查地點中以分流錄得最多越冬斑蝶,有217隻;其次是水口,有59隻;小冷水和深水灣則分別錄得43隻和26隻。
烏鴉型斑蝶大跌九成
綠色力量環境事務總經理單家驊表示,越冬斑蝶數量有升有跌是正常現象,但連續四年錄得跌幅則較為罕見。他指越冬斑蝶主要分「烏鴉型」和「老虎型」,當中的烏鴉型斑蝶(藍點紫斑蝶、幻紫斑蝶等)跌幅驚人,五年內整體下跌九成三。以烏鴉型斑蝶為主的深水灣和小冷水,由過往高峰期錄得逾千越冬斑蝶,跌至最新調查的只有數十隻。相反,以老虎型斑蝶為主的分流和水口,過去五年錄得的越冬斑蝶數目相對穩定,當中分流於最新調查錄得的越冬斑蝶數目更較對上一次調查有近兩成升幅。
東北季候風減弱或是原因
單家驊指本地越冬斑蝶數目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由於斑蝶遷徙涉及多個地方,若當中任何一個地方的環境改變,例如城市發展、農地開發等,棲息地受破壞,均會影響斑蝶的生存空間和群落數量,最終導致遷徙規模縮減。
此外,香港的入秋天氣亦會影響越冬斑蝶。越冬斑蝶每年秋冬由較寒冷的北方飛來過冬,牠們會在本地一些鄰近河溪有水源補給的地方群集過冬。翻查香港近年秋季氣溫,從2021年開始愈見高溫,舉例2021年至2024年的秋季高溫屢破記錄,該四年的九月至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溫分別創下二十年來頭三位最高溫年分;2024年的秋季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平均氣溫高達攝氏26.5度。單家驊指香港秋冬季因東北季候風帶來冷空氣而變得寒冷,愈來愈熱反映東北季候風減弱,有機會因而減低斑蝶被觸發南來渡冬。另方面,強勁冷空氣下斑蝶會更為傾向聚集以互相取暖,東北季候風減弱亦可能令在港渡冬的斑蝶變得分散,令調查錄得的斑蝶減少。
關於越冬斑蝶調查
調查由綠色力量進行,於2009年開展,調查地點包括港島深水灣、屯門小冷水、大嶼山的分流和水口。調查於每年十月至翌年一月進行,記錄越冬斑蝶的數目、類型和習性。每年秋冬,數以萬計的斑蝶會自北方較寒冷地區南下來香港渡冬。目前,人們仍未清楚斑蝶的越冬路線。除了香港,日本、台灣和海南等地也有發現越冬斑蝶,估計可能是同一越冬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