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放大鏡

是藻不是草 — 馬尾藻

2024年4月
作者:綠色力量
海岸一束束的馬尾藻
馬尾藻
© Henry Lui

「海藻」與「海草」由於讀音相似,加上形態相近,又同樣在水中生長,於是經常被混淆,更有不少人以為兩者是同一種生物,只是名稱上叫法有異,但其實它們在分類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香港有二百多種海藻,大致以顏色區分為三大類,分別是褐藻、紅藻和綠藻。其中屬褐藻的馬尾藻(Sargassum spp.),能抵禦較強的海浪,為不少海洋生物提供了避過湍急水流的庇護所,於海洋生態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馬尾藻大多數生長於中至低潮線的礁石上,以至潮下帶水深一、兩米的地方,有些物種則可生長在潮下帶水深至十米。它們的分布廣泛,在香港則較常見於東面海域。

 

馬尾藻長在岩岸水邊
春季在海岸常見一束束的馬尾藻
© Henry Lui

馬尾藻外觀看似植物,而且亦是靠進行光合作用來獲取養分,但它們卻不是植物,沒有根(root)、莖(stem)和葉(leave)。其藻體稱為「葉狀體」(thallus),整體呈褐色,由葉片(blade)、葉柄(stipe)、固著體(holdfast)所組成。葉片細細長長,看似馬尾,是其名稱的由來;葉柄亦是長長的,生長得像植物的莖一樣;固著體則能使藻體可固定在岩石等基質上。

馬尾藻浮在海水中
馬尾藻外觀像植物,其實並不是植物。
© Peggy Chung

 

水中小森林

不少馬尾藻物種的葉片基部長有密集的圓形氣囊,可將整個藻體浮於水中,並維持垂直的形態。馬尾藻可生長至兩、三米長,此時便好像一棵樹木直立於水中,當大量馬尾藻生長在一起並形成馬尾藻床,就有如一個水中的小森林。

由於馬尾藻葉片茂密,且全年皆生長,能為很多海岸小動物提供棲身之所,尤其可讓一些海洋生物的幼體避開天敵和湍急的水流,在生態復育和近海漁業的永續發展中有著相當重要性。

馬尾藻茂密地長在海邊
馬尾藻長在淺海區形成一個小森林
© Peggy Chung

 

曾經有本地大學論文研究馬尾藻床的生態,記錄到附生其中的動物多達46種,其中主要有鈎蝦端足類(鈎蝦)、等足類、腹足類(螺)和多毛類(蠕蟲)動物(gammarid amphipods, isopods, gastropods and polychaetes),且全年可見。此外,橈足類(水蚤)和麥桿蟲端足類(骷髏蝦)等動物(copepods and caprellid amphipods)則在不同的特定季節會於馬尾藻床中大量出現。附生其中的不同動物,或以馬尾藻為庇護所、或作為食物,亦有作為產卵或育幼的場所。

有益變有害

不少褐藻均偏愛較低溫的溫帶水域,馬尾藻則與眾不同,能夠生長於較溫暖的熱帶水域。正因如此,隨著氣候暖化日益嚴重,有科學家擔心馬尾藻會擴張生長範圍,在新棲息的海岸大量生長,成為外來入侵物種。

當馬尾藻擴散至其他水域後,有機會因大量爆發而形成有害的藻華現象,令原本有益於生態的馬尾藻,最終會變成阻塞沙灘而令海洋生物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