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大自然

動物禦寒大法

2020年2月
作者:綠色力量
一隻張開翅膀的鸕鶿
鸕鶿張開翅膀增加吸收陽光。
Photo from Pixabay

寒冷天氣對生存帶來的威脅絕對不容小覷。每當身體製造或吸收熱能的速度持續追不上身體表面的熱能流失,便有機會出現可致命的低溫症。本港曾有研究指出,當空氣溫度降至攝氏24度以下,每再降低1度就會釀成死亡人數增加3%。至於動物,亦要避免寒冷帶來的威脅,很多人以為牠們只會以冬眠或皮毛來禦寒,其實還有很多「奇招」呢!

每逢寒流來襲,野生動物就會啟動體溫調節機制,透過改變行為模式來提升熱能產生和吸收,並減低熱能從身體表面流失,藉此避免體溫跌至危險水平。以下是動物界常見的「禦寒五式」。

兩隻在曬太陽的環尾狐猴
環尾狐猴曬太陽時擺出像瑜珈的姿勢。
Photo from Pixabay

第一式:日光浴 (Bask)

直接暴露在日光之下是最有效且便宜獲取熱能的方法,很多野生動物都愛在寒冷天氣下浸日光浴。例如鸕鶿經常豪邁地張開翅膀朝向太陽,此舉能擴充身體最大的表面面積以吸取最多陽光。而獨見於非洲馬達加斯加的環尾狐猴(Lemur catta)則喜愛敞開腹部面向太陽,此有趣姿勢常被人們戲稱在「做瑜珈」。對於冷血動物,體溫易受環境影響,陽光更加是不可或缺的熱能來源。冬日走在郊野,不妨多加留意陽光直射的開揚地方,不少爬行類動物(如蜥蜴)都愛伏著享受溫暖。

青蛙鑽進泥土裡躲避寒冬。

第二式:匿藏(Hide)

冬天的日照時間較短,陽光亦未必時常充沛,單靠曬太陽取暖始終有一定風險,一些野生動物於是會採取匿藏的策略,盡可能將身體藏在接觸不到冷空氣且溫度較穩定的地方,例如有不少蛙類會選擇鑽進泥土裡渡冬,與人類愛鑽入被窩裡避寒同出一轍。

一隻把其身體捲縮至球體狀的剌蝟
剌蝟捲縮身體至球體狀,大大減低身體熱能流失。
Photo from Pixabay

第三式:捲縮(Curl)

身體體積與表面積比例會直接影響物件流失熱能的速度。同一質量的物件,若接觸冷空氣的表面積愈高,代表熱轉換的空間愈多,身體熱能流失就會愈快。故此,不少野生動物在寒冷天氣中會捲曲著身體,減少外露空氣的身體表面面積,藉此減少熱能散失。剌蝟能夠將身體完全捲曲至圓球體,而球體是眾多立體之中體積與表面積比例最低的,可謂將此招發揮到極致。

一隻仰在水面摩擦臉龐整理毛髮的水獺
水獺摩擦臉龐整理毛髮,在臉上形成保溫層。
Photo from Pixabay

第四式:摩擦(Rub)

摩擦掌心產生熱力是人類在寒冬常見的舉動,原來野生動物也有類似行徑。由於水獺時常潛進水中覓食,離水時毛髮都會被海水黏成一團,所以水獺經常會用雙手摩擦臉龐,除了可以產生暖意,更重要是整理毛髮,使毛髮間鎖著一層薄空氣,形成保溫層阻隔熱能流失。

大群團圍在一起的皇帝企鵝
大群皇帝企鵝團團圍在一起,對抗冬日暴風。
Photo from Pixabay

第五式:埋堆(Huddle)

群居野生動物面對寒冷並不孤單,只要緊擠在一起就可以互相取暖,共渡時艱。最典型的例子是棲身於南極的皇帝企鵝(Aptenodytes forsteri),每逢暴風雪來臨,數以百計的企鵝會迅速朝一個中心位置聚集,形成巨大的企鵝堆。當企鵝群彼此緊貼在一起,站在內圍的企鵝就可避開四面來襲的寒風。別以為企鵝會搶佔中央位置,站在中央的企鵝會持續有序地慢慢向外圍移動,接替守在最外圍的手足,盡顯無私的團結精神。

大群聚在一起的斑蝶
斑蝶聚在一起,互相取暖。

在香港,越冬斑蝶也有相類似「埋堆取暖」的習性,牠們會緊緊聚集在一起,停棲在樹上疊成一束束,待天氣回暖後才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