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大自然

通時達變 — 季節性濕地動物

2021年6月
作者:綠色力量
盧氏小樹蛙
盧氏小樹蛙(Liuixalus romeri)的蝌蚪能快速成長,在水體消失前變態成蛙在陸地上生活。
©Elaine Yuen

試想像若然你的家園每年都消失一次,會是怎麼樣? 在芸芸的自然生境中,季節性濕地是其中一種處於水生境與陸地生境之間不停轉換的環境,對棲息其中的小動物來說,就好像家園每年至少都消失一次一樣。偌大的水體只會在水源充沛的季節裡出現,其他時間側大大縮減,甚至完全消失。此等環境看似嚴苛,但卻有不少小動物以此為「安樂窩」,更會以不同的方式去適應,於反覆轉變的環境中找到安身之所。

快速長大

季節性濕地的水體只會短暫出現,因此不利大型水生捕食者生存,在不少小動物眼中反而變成較安全的生境。為了適應只會短暫出現的水體,不少水生動物都有兩棲的生命週期,而且擁有較短的水生卵及幼體階段,使其能夠在水體消失前,快速生長成在陸地生活的成體。例如全球瀕危及本地特有的盧氏小樹蛙(Liuixalus romeri),其蝌蚪能在4-6星期內快速長成為蛙;一些蜻蜓及豆娘,如長尾蜓屬(Gynacantha)及絲蟌屬(Lestes)的物種,幼蟲階段亦能迅速生長。這些物種以成體姿態在陸地生活,待水體再次出現時,便會返回水體繁衍下一代。

一條香港鬥魚
香港鬥魚(Macropodus hongkongensis)有「迷宮型器官」,可以從空氣吸入更多的氧,抵禦因水體減少而變得低氧的環境。

高忍耐力

隨著水源及水體體積減少,水中生物密度會增加,日照亦會加快水體升溫,令擠迫的水體中的含氧量減少,有毒的代謝廢物濃度亦會隨之而增加,甚至惡化至威脅生物的生存。然而一些生物卻演化出不同的機制,抵抗這種惡劣的環境。例如鬥魚(Macropodus spp.)有特化的鰓耙,此鰓耙是輔助呼吸器,又稱為「迷宮型器官」,可以從空氣中吸入更多的氧以抵禦低氧環境。泥鰍也是惡劣環境下的「忍者」,除了能以腸道輔助呼吸空氣中的氧外,還能透過控制身體表面液體的酸鹼度,藉此減少亞摩尼亞這種有毒的代謝廢物進入身體。

一條泥鰍
水體減少會令水質變差。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則有多種方法適應,並能忍受飢餓及乾旱。
©Tommy Hui

暫別與蟄伏

在水體即將消失或環境變得太惡劣的情況下,有些魚類可以短暫離開水體另覓家園,攀鱸(Anabas testudineus)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除了擁有「迷宮型器官」以呼吸空氣,還能利用胸鰭、尾巴及鰓蓋骨去支撐體重,讓牠們能夠在陸地上緩緩移動。泥鰍則能蟄伏在軟泥內,長時間忍受飢餓及較乾旱的環境,靜靜等待甘露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