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人心惶惶。病毒源頭仍在追查中,但有很多證據均指向野生動物,指人類因食用野生動物,令原本存在於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突變後能夠感染人類。其實類似的情況不是首次發生,過去的禽流感和非典型肺炎都是前車之鑑。相反地,有動物會因人而感染疾病嗎?
其實不少病毒和細菌並沒有專一的感染對象,例如金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當人類和動物免疫力下降,即有可能被感染而生病。近年由於人們濫用抗生素,使一些金黃葡萄球菌變成了「超級細菌」,過去就有寵物貓狗由經常出入醫院的主人身上,感染了高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
至於野生動物,雖然很少會與人類長時間親密接觸,但仍有受人類疾病感染的風險。例如有研究發現在摩洛哥全球瀕危的叟猴(Macaca sylvanus),由於經常接觸遊人,因而被傳染各種人類呼吸系統疾病。另外,在2008-2009年間,非洲盧旺達亦有多次山地大猩猩(Gorilla beringei beringei)感染人類呼吸系統疾病的記錄,當中包括一群山地大猩猩感染人類偏肺病毒,幾乎整個族群均受感染,更造成一隻成年母猩猩及一隻出生僅3天的小猩猩死亡,當時全球尚存的山地大猩猩只餘700多隻而已。究其原因,原來是人類在生態旅遊中,觀察這些瀕危靈長類的同時,將疾病傳染給山地大猩猩。因此,國際保育聯盟(IUCN)曾發出《人猿遊覽指導》,建議觀賞人猿應配帶N95口罩,避免動物受人類感染。
除了直接從人類身上感染疾病,亦有不少野生動物會間接被傳染。例如痳瘋病本來是歐亞大陸存在已久的疾病,但在美洲並不存在,隨著歐洲移民的到來,痳瘋病菌亦被帶到美洲,不但傳染給當地土著,亦令當地獨有的犰狳成為帶菌者,不少犰狳因而變成身體殘缺。
此外,目前席捲全球,造成世界各地兩棲類大規模死亡、處於絕種邊緣的蛙壺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科學家研究亦指出可能源自韓國,經由人類貿易活動而將帶菌的污水或蛙類散播到世界各地。
無論是動物感染人類疾病,又或是人類感染動物疾病,均會帶來難以想像的災難性後果。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與動物保持適當距離,尊重和愛護大自然,才能阻止悲劇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