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識」全接觸

一包薯片幾多碳? — 商品上的碳排放標籤

作者:綠色力量
一包薯片
Photo from Pixabay

市場上有林林總總的商品,除了搶眼的包裝設計,商品上還貼有各式各樣的標籤:食物有營養標籤、日用品有成分標籤、衣物有洗滌標籤……標籤上的資訊對消費者選擇合適自己的產品十分重要。如果要為地球選擇合適的產品,又可以查看甚麼標籤?

歐美市場近日開始流行「碳足印標籤」,生產商計算其產品由生產、包裝、運輸、出售到棄置,整個生命週期的碳排放,再換算成簡單的數字,讓消費者了解產品背後的環境成本。以一包重34.5克的薯片為例,由種植薯仔,到脫水、油炸、包裝,再運送到超市出售,背後的碳排放為75克,是薯片本身重量的一倍。

目前貼有碳足印標籤的商品相當多元化,由零食、護膚品、運動球鞋到電腦滑鼠也有,為消費者揀選產品提供多一項資訊。另一邊廂,有生產商致力研發更低碳足印的產品,吸引具環保意識的消費群。一家運動用品公司宣布,今年將推出低碳足印球鞋,由布料、包裝、運送等整個產品周期,只排放3公斤二氧化碳。

標準不一 難以比較

碳足印標籤看似能夠讓消費者作出更環保的選擇,背後仍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標籤目前沒有統一標準。產品的碳排放計算其實非常複雜,同樣的產品以不同的參數計算,得出的結果可以差天共地。當大眾未能得知計算方法是否客觀及可信,標籤上的碳足印數字可能只是「漂綠」的銷售技倆。再者,由於不同生產商採用各自的計算方法,得出的數字並不能直接比較,變相無法讓消費者選擇出更環保的產品。加上標籤上的碳足印數字,究竟屬高、低還是正常水平,由於沒相關準則,一般市民其實難以判斷。

一間名為Panera Bread的餐飲公司就與世界資源中心(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合作,重新設計了碳標籤,使標籤背後的資訊更易理解。餐飲公司以綠色的微笑表情符號,標示了所有碳排放低於5.38公斤的菜式選擇 – 低於5.38公斤相等於飲食方面減少25%的碳排放,符合巴黎協議訂立的減排目標。統一了標籤準則,並以簡單的符號表達,讓消費者不用花功夫理解數字的意思,就能輕鬆作出低碳選擇。

消費者的每一個選擇,都會影響地球的將來;而每一個選擇背後,都依賴足夠的資訊。當碳足印標籤逐步標準化及普及,相信可以幫助消費者為地球作出更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