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識」全接觸

減排駕駛

原文刊於《綠田野》128期(2017年10月)
作者:綠色力量
在馬路上行駛的汽車
Photo from Pixabay

現今生活不可能沒有汽車,不少人早習慣以私家車代步。香港2016年的私家車登記數目就高達58萬輛,即每公里道路就有277輛私家車,數量驚人。從環境角度出發,當然鼓勵大眾優先選用公共交通工具,如果有必要駕駛私家車,多注意減少汽車燃油消耗,從而減少碳排放,亦可令駕程更環保。

量度汽車的燃油效率,可以一公升燃油的行駛距離(km/L)作指標,數值愈高,駕程愈環保。要增加燃油效率,最簡單的方法是將車尾箱雜物移走。跟據美國能源部的數據,每減輕45公斤的雜物,燃油效率就能增加1%,效果在小型車輛上更為顯著。

另外,控制車胎胎壓亦十分重要。確保胎壓維持在建議氣壓水平,能增加燃油效率0.6-3%。因為胎壓不足會增加汽車前進的阻力,減低燃油效率。不過,亦要避免輪胎過量充氣,否則會增加爆破風險。

駕駛其中一個相當耗油的習慣,是長期開著空調,這樣會大大降低燃油效率達25%。然而,即使關上空調,打開車窗,由於會增加車輛前進的空氣阻力,特別是在高速行駛,亦會增加油耗。要解決這個兩難狀況,駕駛者可以於慢駛時打開車窗,高速行駛時則使用空調。

汽車無疑為我們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同時亦為環境帶來巨大負擔。小小的改變駕駛習慣,成效積少成多,亦能為環境帶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