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識」全接觸

青草煉油

原文刊於《綠田野》131期(2018年4月)
作者:綠色力量
一大片綠油油的青草
Photo from Pixabay

能源,從來都是具爭議性的課題,是環境問題,是國家安全問題,更是國與國矛盾和衝突的源頭。近數十年,生物柴油似乎曾為解決能源問題帶來過曙光。可是,以粟米、甘蔗等原料提取的生物柴油,變相與農業爭奪土地,結果推高了糧食價格,更加劇糧食短缺問題。而且,其提煉過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量,並沒有預期般少。

近年,生物柴油發展至第二代,出現了「青草汽油」,最大突破是它能使用生長迅速的草本植物、農業廢料(如稻米的莖),甚至是木材廢料作提煉原材料。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青草汽油的可塑性。

如果是利用木材或農業廢料,回收成本相當低廉,供應亦十分穩定。如果是利用草本植物,可於不宜耕作,甚至是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地種植,不用與農業競爭耕地,也就不會影響糧食供應和價格。以美國為例,估算每年有13億公噸以上的原料,可提煉作3600億公升的青草汽油,足以應付全美國一半的汽車燃油需求。

青草汽油目前看來利多於害,但持續及大量發展下去,或會帶來另一些不可遇見的問題,情況就如第一代生物柴油一樣。縱然一天,柔柔小草真的能紓緩能源危機,但人類對能源的渴求有增無減,地球也難以消化耗用龐大能源帶來的後果。要解決能源危機,減少「能源足跡」,從來也是治本之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