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雨水落在土壤和植被上,會被吸收。但城市街道都鋪設了不滲水的混凝土,雨水落在地上,便要靠雨水渠排走。我們在街上看見的一個個「坑渠口」,便是收集雨水至雨水渠。由於雨水渠只會收集雨水,雨水又是清潔的,於是雨水渠會直接將水排入河道或大海。但事實是,雨水渠收集的不只雨水,更多是污水,包括洗街洗車的污水,還有非法將污水渠接駁至雨水渠。每天,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包括含油污、食物渣滓、化學清潔劑、殺蟲劑的污水,直接傾倒入河道和大海,稱為「非點源」污染,嚴重威脅河道和海洋生態。
水質污染源可分為「點源」和「非點源」兩類。點源污染是指污水排放處有特定位置,例如是工廠的污水排放口,污水會在特定位置截流或收集。非點源污染則是指污水排放處沒有特定位置,包括了污水產生和排放地點,例如馬路上的污染物,隨雨水經雨水渠,排放至河道或大海,由於已很難確認那裡是污水的排放源頭位置,所以屬於非點源污染。
住宅、商業和工業所產生的污水,由公共污水收集系統處理。透過污水系統網絡渠道,即「污水渠」,收集到污水泵房及污水處理廠。在法例上,1980年制定了《水污染管制條例》,將香港水域劃分為十個水質管制區,採用發牌制度管制在區內排放污水。1987年頒布的禽畜廢物管制計劃,以及1988年實施的《廢物處置(禽畜廢物)規例》,進一步規管飼養豬、雞、鴨等產生的禽畜廢物污水。所以,在香港,點源水污染可以說已受管制,並得到適當處理。
可是,在非點源水污染問題上,卻一直被政府和大眾所忽視。街道都設有雨水渠,原意是在下雨時迅速排走雨水,減低水浸風險。雨水只會經欄柵隔走較大型垃圾,並沒任何污水處理程序,便直接排出河道或海洋。正因雨水渠設計原意只在排走雨水,一旦雨水渠接收的是受污染廢水,問題便隨之出現。
雨水渠一直收污水
雨水渠接收的非點源污染,包括街道上的各種污物,如塵埃、車輛留下的污漬和垃圾等,當下雨或洗街時,這些污染物便會隨雨水流入雨水渠。另方面,誤用雨水渠情況十分普遍,很多市民對雨水渠的印象,都只是「坑渠口」,可用來排污,不時將垃圾和廢水倒入雨水渠。食肆很多時在後巷洗碗和清洗食物,車房亦習慣在路邊洗車,加上洗街所產生的污水,一概都直接傾倒入雨水渠。原本只用於接收清潔雨水的雨水渠,實際上接收不少含油污、食物渣滓、化學清潔劑、殺蟲劑等污水。
雨水渠每天不斷將污水直接排放入河道,大大影響河道水質,以元朗山貝河和大嶼山東涌河的水質監測站水質數據作比較,便可說明之。山貝河水質監測站的集水區主要覆蓋市鎮和鄉村,所測量的水大致都是從雨水渠口和路面表面徑流直接而來。相反,東涌河水質監測站的集水區主要覆蓋天然地區,河盆大部分面積留有植被,當中只包括數條村落。兩個水質監測站因測量的水的來源不同,水質亦有天淵之別。
山貝河的懸浮固體和油脂含量數值明顯較東涌河高,兩者均是主要由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至於糞大腸菌群和大腸桿菌數值,山貝河亦以十倍計高於東涌河,此兩種污染物與生活廢水息息相關。此外,有關導電率的數據,東涌河除了TC1監測站在2010年5月曾出現一次異常高數值外,數值大致亦較山貝河低,導電率愈高代表污染物愈多。
東涌河水質良好,擁有豐富的魚類多樣性,植物和昆蟲遍布河道,生機處處。相反,山貝河因水質受污染,只是了無生氣的「坑渠」,河中找到的只有耐污染的魚類,均是外來入侵物種。又由於水質差,河水變得混濁和發臭,對附近居民造成滋擾,亦帶來公共衛生和市容問題。山貝河河水最終流入大海,很大機會會影響海水水質,以至附近泳灘,直接影響泳客健康。
改裝現存雨水渠系統
在水資源緊絀的國家,例如新加坡,由於雨水渠收集的雨水會經過濾和消毒等程序,循環再用,甚至成為飲用水,所以,對於不當利用雨水渠,會加以嚴厲處罰,最高罰款一萬新元(約六萬港元)。在香港,根據《水污染管制條例》,將污水排入雨水渠即屬違法,初犯最高可罰款港幣二十萬元及監禁六個月,罰則較新加坡更重,可是除了非法接駁污水渠到雨水渠外,當局一般對路邊排放污水入雨水渠的行為,都不會執法。再者,食肆清潔、洗車、洗街等工作,在實際運作下,亦難以將污水收集至污水渠。
要解決雨水渠排放污水影響河流和海洋水質、生態,最直接了當的方法是將雨水渠接駁污水處理廠。若遇上傾盆大雨,由於要盡快排走雨水,雨水渠才直接將雨水排放入河道或大海。當然,這樣涉及大規模改動現有雨水渠管,亦要考慮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容量,因現時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容量只按污水渠接收水量而設計,未必能應付由雨水渠接收而來的額外污水。所以,改善現有雨水渠系統是一項非常巨大的挑戰。
以往經驗顯示,假如受雨水渠非點源污染的水,排放到接近民居的河道,污水會對居民造成滋擾,當局不得不處理。以城門河為例,一直受雨水渠非點源污染影響,水質惡劣,城門河水質改善工程前後歷時十多年,花費數億元,又有不同政府部門參與,可惜城門河水質一直亦未能符合讓市民直接接觸的標準,這是由於沒有解決雨水渠非點源污染這個問題源頭。所以,縱然改善現有雨水渠系統是如何困難,若不從源頭根治污染問題,花費再多資源只會事倍功半。
嶄新雨水收集系統
要徹底解決雨水渠非點源污染,最好是在新發展區域,由一開始規劃便針對此問題,著手處理。政府即將開展擴充東涌新市鎮計劃,其中東涌西涉及面積數十公頃,估計新增人口二萬多人,公營房屋、私人住宅,加上交通配套,發展規模龐大。假如以一貫新市鎮發展模式,雨水渠接駁附近河道,即是說,東涌新發展區的雨水渠將接駁東涌河。東涌河是本地碩果僅存仍大致保留天然面貌的大型河流,生態豐富,保護東涌河水質不受雨水渠非點源污染尤為重要。
在環保團體保護東涌河的強烈訴求下,東涌新市鎮擴充範圍將建立一套嶄新的雨水渠收集系統,由新市鎮和鄉村雨水渠收集到的水,會定期檢驗,若污染超過特定標準,便會輸往污水處理廠處理。若污染未有超標,則會流經一個新建的淨水濕地過濾,然後才排入東涌河。淨水濕地是模擬天然泥土和植物,過濾和降解污染物的功能。
淨水濕地在外國已有成功例子,但由於目前東涌新市鎮的有關設計仍屬概念性質,未有具體細節,加上淨水濕地並不能降解一些現代化學污染物,例如由人們殘餘藥物造成的污染。所以,環保團體對淨水濕地的潔淨成效仍然存疑。
然而,這是當局正視雨水渠污染的重要一步,環保團體亦期望東涌新市鎮處理雨水渠污染的方案,能成功保護附近天然環境的水質,繼而將此經驗推展至其他新發展區。另方面,對於已發展區域,亦應逐步改善現有雨水渠系統,不要再妄顧現實地認為流到雨水渠的只有清潔的雨水,或以為單靠執法便能解決問題。市區河道和海港水質污染問題已困擾市民數十年,絕對不能讓雨水渠非點源污染,無日無止的繼續污染河道和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