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識」全接觸

滅蚊不成反累事?

2021年6月
作者:綠色力量
兩隻被捕蟲紙黏着的壁虎
捕蟲紙上黏著的壁虎
© Peggy Chung

又到蚊蟲大量出沒的夏季,尤其是蚊子,被叮咬人後不但痕癢難耐,而且牠們更是日本腦炎、登革熱等傳染病的傳播媒介,所以大家都要加緊滅蚊。不少公園、屋苑、學校等戶外公共空間都會掛上黃色的捕蟲紙,每當看到捕蟲紙上黏滿小蟲,滿以為成效顯著,可是這些「成果」卻是假象,甚至有可能令蚊子數目增多!

常見的捕蟲紙為黃色,原理是利用吸引昆蟲的顏色誘使牠們飛近,然後被捕蟲紙上的膠漿黏著。可是蚊和蠓等叮人的昆蟲是靠吸血維生,主要以追蹤體溫和二氧化碳濃度覓食,因此並不會被黃色的捕蟲紙吸引。事實上在捕蟲紙上密密麻麻被擒獲的,往往是以花蜜或植物汁液為生的無辜昆蟲,捕蟲紙並不能有效殺滅蚊子。

捕蟲紙上黏着數條雀鳥掙扎時留下的黑色和白色羽毛
捕蟲紙上黏著的雀鳥掙扎時留下的羽毛
© Peggy Chung

另一方面,由於捕蟲紙上黏滿昆蟲,對於以昆蟲為食的動物,捕蟲紙無異於放滿豐盛佳餚的自助餐廳。然而當這些動物準備捕食捕蟲紙上的昆蟲時,很容易會被黏著,輕則受傷,重則活活餓死在捕蟲紙上。不少捕蟲紙上都可以找到被黏著的壁虎,或是雀鳥掙扎時硬生生扯下的羽毛。過去亦有不少網民分享救助被黏在捕蟲紙上的雀鳥照片,可惜即使能清除羽毛上的黏膠,部分雀鳥因掙扎而受傷,最終亦不能救活。結果為了捕殺蚊子而設的陷阱,傷害的卻是會捕食蚊子的壁虎和雀鳥。當蚊子的天敵減少,最終反而可能使蚊子大量繁衍。

有見及此,2019年香港野生雀鳥保育關注組收集網上因捕蟲紙而受害的動物照片,再向管理公園的康文署表達關注,最終康文署於同年下令全港康樂場地停用捕蟲紙。然而康文署的舉措似乎未能引起私人屋苑、學校,以及同樣屬於政府管轄的公共屋邨嚮應,現時捕蟲紙仍廣泛使用於各種公共空間。

其實要消滅蚊和蠓,最有效的方法是清除牠們賴以繁殖的積水,還要減少花槽內的雜物和垃圾,以保持泥土乾爽。只要保持通風和乾爽,蚊和蠓就難以孳生。有需要時則可安裝滅蚊機,既可減少蚊患,亦不會傷害其他無辜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