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頁
  2. >
  3. 生物放大鏡

掛在樹上的鳥兒-白花油麻藤

原文刊於《綠田野》118期(2016年2月)
作者:綠色力量

田間的禾花雀從前常常偷吃農作物,令農夫十分苦惱。八仙中的鐵拐李看見這個情境,於是便施法術把這些頑皮的鳥兒串起來,掛在樹藤上,每逢清明節才將鳥兒放出來。這個傳說中被串起掛在樹藤上的鳥兒,便是我們現在看見的白花油麻藤。

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屬蝶形花科,是本地原生大型藤本植物,常見於本地樹林。每年約在春天及初夏開花,所以才有傳說中每逢清明節將變成花兒的禾花雀(黃胸鵐 Emberiza aureola)放出來的說法。長長的花序上開滿花朵,單一花序可長出多達二、三十朵花,顏色時而淺青,時而淡黃,有時會是白色的,花色多變。

白花油麻藤雖然是蝶形花科的植物,但花朵外形一點也不像蝴蝶,反而更像小鳥。最外層的花瓣(旗瓣)是小鳥的頭部,旁邊的兩片花瓣是翅膀,中間卷起的花瓣則是尾巴,乍看還真的像小鳥呢!而當花朵長成淡黃色,就與禾花雀最為相似,當數十朵花聚生在一起,宛如數十只禾花雀緊緊靠在一起,非常特別!從前人們亦因此叫白花油麻藤的花朵作「禾雀花」。

以蝙蝠傳播花粉

白花油麻藤有一近親叫港油麻藤(Mucuna championii),它跟常見的白花油麻藤相反,十分罕見,是香港稀珍植物之一,也是香港首次發現的物種,只能在香港和深圳找到,中國境內現狀屬「瀕危」。港油麻藤與白花油麻藤的花形相似,但卻是紫色,而且比較細小。兩者的果實外型卻有天壤之別,港油麻藤的莢果佈滿皺摺,樣子十分奇怪;白花油麻藤的莢果則較修長,像一串連起來的珠子。

很多植物都靠蝴蝶、蜜蜂等昆蟲傳播花粉,但白花油麻藤卻依靠果蝠授粉。蝙蝠的飛行距離遠,每次可攜帶大量花粉,傳播花粉的能力比昆蟲更強。由於蝙蝠以聲波分辨距離和方向,有些油麻藤物種會在花瓣中演化出獨特的聲波引導結構,將旗瓣當成凹面镜,更有效反射蝙蝠發出的超音波,藉此吸引蝙蝠的注意。

Image
花朵形態猶如數十只鳥兒聚在一起
Image
港油麻藤的花
Image
白花油麻藤(上)與港油麻藤(下)的莢果。
Image
Image
©Peggy Chung
Top

接收本會資料

聯絡我們

3961 0200 (T)
2314 2661 (F)
info@greenpower.org.hk
九龍旺角登打士街56號
家樂坊23樓2314室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上午9:30至下午1:00及
下午2:00至6:00(公眾假期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