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碼布(附有計時晶片及行李牌) | 行山杖 |
身份證明文件、小量現金 | 哨子(求救用) |
水及水樽2個 | 藥用膠布及急救用品 |
電量充足的手提電話 | 食物 |
口罩(配戴及後備) | 帽、風褸及厚裝運動襪 |
頭燈、電筒及足夠的電池 (活動當日日落時間:17:59) | 毛巾 |
地圖 | 雨衣 |
指南針 | 替換的衣物 |
消毒用品及酒精搓手液 |
*大會不會提供行李寄存袋。參加者宜使用有拉鏈的袋盛載物品,以防物品跌出。
身份證明文件、小量現金 | 哨子(求救用) |
水 | 藥用膠布及急救用品 |
已裝備TRAILME程式及電量充足的手提電話 | 食物 |
口罩 (配戴及後備) | 帽、風褸及厚裝運動襪 |
頭燈、電筒及足夠的電池 | 毛巾 |
地圖 | 雨衣 |
指南針 | 替換的衣物 |
行山杖 | 消毒用品及酒精搓手液 |
款式: | 港島徑約三分之二的山徑是石屎路,參加者宜穿適宜行走長路程及輕巧的行山鞋或運動鞋。 |
尺碼: | 腳與鞋之間要有足夠的空間。穿襪後,腳趾與鞋頭要至少有一厘米空間,因為下山時腳趾會向前衝,如沒有足夠空間,容易形成水泡,甚至趾甲積淤血或脫落。 |
類型: | 正常腳形→普通運動鞋;扁平足→支持型跑鞋;高弓足→軟墊型跑鞋 |
注意事項: | 不應於活動當日穿著全新的運動鞋、扁平足的腳形應加配特製鞋墊、準備多一對鞋應付不時之需、 活動前兩天應修剪腳甲,以減低下山時腳趾受傷機會。 |
好處:
建議:
為應付五十公里路程,身體需要不同程度的體適能的準備。一切訓練都是基於以下幾項基本的訓練理論去制定:
港島徑全長五十公里,共分八段,難度適中,建議參加者由較容易及輕鬆的路段開始,持續步行。千萬不要一開始便嘗試挑戰高難度的路段,以免引致身體受傷。
建議:
例子:初階人士首先以每星期3次、短時間(每次15-30分鐘)、中強度(60%訓練強度)進行與行山相似的運動,如上落斜路、緩步跑等。之後,慢慢增加訓練時間(每次60分鐘)及提升至80%訓練強度,並於週末期間到港島徑進行實地訓練。
適合一般健康成年人的肌耐力負重起步訓練指引(FITT)